他人对柳永的评价有哪些?
夏敬观:耆卿多平铺直叙,清真特变其法,回环往复,一唱三叹,故慢词始盛于耆卿,大成于清真。 吴熊和:在北宋重声乐的时代气氛中,光靠歌词是难以传之遐迩、雅俗共zd赏的。(柳永词)是得力于新声,即大量新兴曲调的。 郑文焯:(柳永词)高浑处不减清真,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,内清劲之气,写奇丽之情,做挥绰之声。 扩展资料: 柳词在词调的创用、章法的铺叙、景物的描写、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,故苏轼作词,一方面力求在“柳七郎风味”之外自成一家; 另一方面,又充分吸取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容精神,从而开创出词的一代新风。黄庭坚和秦观的俗词与柳词更是一脉相承,秦观的雅词长调,其铺叙点染之法,也是从柳词变化而出;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,同样是从柳词脱胎。 参考资料:搜狗百科-柳永
文学家对柳永的评价
黄裳:予观柳氏文章,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,如观杜甫诗,典雅文华,无所不有。是时予方为儿,犹想见其俗,欢声和气,洋溢道路之间,动植咸若。令人歌柳词,闻其声,听其词,如丁斯时,使人慨然有感。呜呼,太平气象,柳能一写于乐章,所谓词人盛事之黼藻,其可废耶?张端义:自宣政间,周美成、柳耆卿辈出,自制乐章。②项平斋所训“学诗当学杜诗,学词当学柳词”,扣其所云,杜诗柳词,皆无表德,只是实说。晁无咎:世言柳耆卿曲俗,非也,如《八声甘州》云:“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”,此真唐人语,不减唐人高处矣。苏轼:人皆言柳耆卿俗,然如“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”,唐人高处,不过如此。胡寅:词曲者,古乐府之末造也……柳奢卿后出,掩众制而尽其妙,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。陈振孙:其(柳永)词格固不高,而音律谐婉,语意妥贴,承平气象,形容曲尽。叶梦得:柳永为举子时,多游狭邪,善为歌辞。教坊乐工每得新腔,必求永为辞,始行于世,于是声传一时。余仕丹徒,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:“凡有井水处,即能歌柳词”。陈师道:(柳永词)骫骳从俗,天下咏之。)王灼:(柳永词)浅近卑俗,自成一体,不知书者尤好之。扩展资料:柳永(约984年—约1053年)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柳永,字耆卿,因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,福建崇安人,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柳永出身官宦世家,少时学习诗词,有功名用世之志。咸平五年(1002年),柳永离开家乡,流寓杭州、苏州,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。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柳永进京参加科举,屡试不中,遂一心填词。景祐元年(1034年),柳永暮年及第,历任睦州团练推官、余杭县令、晓峰盐碱、泗州判官等职,以屯田员外郎致仕,故世称柳屯田。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,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。柳永大力创作慢词,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,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,以适俗的意象、淋漓尽致的铺叙、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,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柳永 (北宋著名词人)。
对柳永的评价.看法(100字左右)
柳永,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了,流连于市井,却又恰好与勾栏女流成飞,造就了柳永作词的特殊风格,历史没有记住柳永,却记住了他的作品。柳永由于仕途坎坷、生活潦倒,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,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,在“倚红偎翠”、“浅斟低唱”中寻找寄托。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,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,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。他扩大了词境,佳作极多,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,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,发展了铺叙手法,促进了词的通俗化、口语化,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。
对柳永不同寻常的人生作一个评价的评价
柳永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,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,只嗜好出入市井,看遍青楼,寄情风月,醉卧花丛,怜香惜玉,直把群妓当倩娘……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。所以有许多人对他倍加推崇。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、生活潦倒,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,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,在“倚红偎翠”、“浅斟低唱”中寻找寄托。死时靠歌妓捐钱安葬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。 每年清明节,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,并相沿成习,称之“吊柳七”或“吊柳会”,亦称为“群妓合金葬柳七”。 所以又有不少人对柳永的品格大有微词。
柳永为什么叫柳三变 后世对柳永的评价如何
柳永是我国北宋史上杰出的婉约派诗人代表,福建崇安人,柳永的祖上官宦世家,其父亲柳宜去世很早,所以柳永从小便跟随母亲、私塾先生学习诗词,并且才气外漏,在当时小有名声。柳三变柳宜有三个儿子,分别是柳三复、柳三接和柳三变,柳三变就是柳永,柳三变字景庄。后柳永自己改名为柳永,连自己的字也改了,改为耆卿。当时柳氏三兄弟的名声很大,被称为“柳氏三绝”。柳永的仕途之路很是坎坷,四次科举不中,直到景祐元年即公元1034年,宋仁宗特开恩科,对往年落第的才子放宽了要求,柳永才及第。当时柳永已经年过半百,但是柳永依然十分喜悦,被授睦洲团练推官。柳永前往,睦洲上任的时候路过苏州,并前去拜访了在苏州的范仲淹,到了睦洲后深受当地知府吕蔚的赏识,吕蔚向上举荐柳永,但是被朝廷以“未有善状”给驳回了,此后柳永就一直被调来调去,并且只是做一些小官小吏。皇佑五年即公元1053年,柳永去世,由于没有亲人,穷困潦倒,柳永死后,是和他交好的青楼女子凑钱埋葬了他。虽然柳永一身坎坷,但是也正是这坎坷的经历造就了柳永在诗词上的成就,柳永的词很多都体现着他一生宦游浮沉的经历。柳永还用大量的诗词描写了平民女子的心声,他大众化、平民化的诗词特点,将词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高度,同时,柳永是第一个对宋词进行改革的词人,这对后来词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。后世对柳永的评价如何柳永是中国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,对于中国宋词的繁华有着突出的贡献。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,他的词虽以婉约为主,但他是对意象的建构,意境的把握,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斟酌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走向,且不拘一格。
|